发布时间:2022-11-19
随着世纪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理念的兴起,生产外包和原材料采购外包逐渐成为业界的主流趋势,企业重大模式的转变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更长的提前期和更高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重要性越来越高的认识和关注度。
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流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解雇员工就是在实现精益,其实不然,精益不是某种瘦身套餐,让企业迅速摆脱臃肿,实现机构精简,虽然他或多或少能带来这样的效果,但并非以此为目标。如果有人以这种眼光和目的看待精益,那么他的精益之旅将注定失败!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精益制造的概念给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要从客户的立场,而不是仅从企业的立场、或一个功能系统的立场,来确定什么创造价值、什么不创造价值。
2)对价值链中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订货等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
3)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流的行动方案。
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驱动的价值。
5)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努力追求完美。
所以,作为Just-In-Time(即时制管理)的发展,精益物流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Just-In-Time的概念。因此可以说,所谓精益物流指的是: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1、在供应链与物流中的精益机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有时候,我们都忙于“救火”,而忽略了自己系统中的那些无效之处,但往往就是这些地方首先起火,精益教导我们,应该后退一步、深吸一口气,去找到起火的根源,
计划:有的人只是习惯于救火,他们只看到局部细节却看不到全局整体,一个好的预测流程,应该使每个人都做好规划,减少因救火而产生的浪费,而不是仅仅做出反映。。
采购:精益认为,精益供应链不仅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而且能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联盟关系就能发挥更大作用。(实现JIT;减少批量大小和缩短所需的提前期;总括订单)。
制造:如果制造流程不佳的话,整个供应链将产生巨大浪费。当确认需求(如销售预测)后,接下来至关重要的是制定并执行精确、可行的供应计划,以及从供应商处采购各项物资资源(包括原材料、组件或成品)的采购计划。
交付:对于精益而言,流动和周转率非常关键,交付流程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实现高流动性和周转率,它包括运输工序和配送工序。
回收:通过关注上游的退货问题,可以使得下游客户的退货行为大大减少。
2.①、基本精益工具:建房子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②高级精益工具:这不是高深的火箭科学
1) Quick Changeover(减少批量与快速换模)
2) 看板
3) 源头质量
4) 细胞生产
5) TPM(全面生产维护)
6) 精益分析工具
3、精益与技术:为什么我们不能取得进步了?
1)、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ERP系统是有助于对从客户到供应商的整个供应链进行协调和决策,虽然非常昂贵,很多地方需要定制化,但是,在减少浪费的潜力方面,它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速度和信息的准确性。同时,ERP系统也能使另一个关键精益元素-JIT系统成为可能。
2)、需求预测:众所周知,所有的需求都有误差,到位的协同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使其尽可能准确。需求预测驱动技术应用,从而减少浪费。
3)、配送需求计划(DRP):在分销网络的复杂情况下,DRP是理想的选择,他同时也能更加简单有效的管理库存。DRP促使业务环境从需求推动转变为需求拉动,因此,减少了以库存、运输和仓储成本形式出现的浪费,以及基于客户订单拉动的触发补货时间。
4)、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我们只是简单的描述高级计划和排程系统,因为它们常用于规划或生产计划,所以更多的用于制造业。然而,当集成进销售与运营规划流程,他们可以在供应链与物流过程中产生更直接和更强大的影响。
5)、仓库管理系统(WMS)软件与射频技术(RFID):WMS的作用在于减少浪费、
6)、运输管理系统(TMS):TMS是一个管理企业运输业务的系统软件,他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成本效益的方式和路线,以匹配库存和交付目标。
4、围墙之外:识得庐山真面目
1)、电子数据交换(EID)
2)、电子商务
3)、快速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与电子数据交换(EDI)
4)、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PFR)
5)、供应商库存管理(VMI)
6)、其他潜在合作领域
5、精益机会评估
1)内部沟通
2)可视化系统和现场组织管理
3)操作人员的柔性
4)持续改善
5)防差错法
6)快速换模/缩短准备时间
7)入向、出向和管理质量
8)供应链
9)均衡生产(组装、包装和办公室)
10)全面生产维护
11)拉动系统(组装、包装和办公室)
12)标准作业
13)工程
14)绩效评估
15)客户沟通
6、成功的关键:持之以恒
①关键成功因素:1)精益培训:首先,对整个组织的培训是很重要的,要确保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理解精益理念,以及它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和工具。通过外部培训师和主持人来领导持续改善活动时十分有用的,特别是在活动的早期阶段。
2)管理支持: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缺少了高层领导有力的领导能力来积极推动和支持,没有哪一种变革会成功。
3)精益构架:指定一名精益倡导者作为持续改善活动的先锋往往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②团队协作与精益:现今,大多数员工都处于某种类型的团队中,不论是管理团队、品管圈,还是新产品团队等、这几乎是目前“商业世界的方式”。事实上,在目前的环境中,团队似乎有着更多的规范,而并不是另类的做法。
③实现团队协作:高层管理者必须清楚地传达出对团队的协同和合作寄予较大期望。
精益转型的过程是一个真正的旅程,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同时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支持。那些期望在短期内业绩得到巨大提升的企业,往往会失望而归,并倾向于放弃;而那些能坚持下来的企业,就会获得某些显著的、长远的成果,这包括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减少库存、增加产能、降低缺陷和返工以及提高员工士气。